今年1-9月,福建福宁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宁船舶重工)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5艘,合同总金额近2亿美金。其中,已交付7艘海洋工程辅助船,在建6艘,完成工业总产值3.16亿元,占年计划的75.2%,比去年同期增长124.81%。今年全年有望实现工业总产值4.2亿元,将创公司成立以来的新高。 “良好的业绩离不开企业转型升级路上奏响的‘三部曲’。”该公司总经理方可荣如是说。 苦创业 作为股份制造船企业,福宁船舶重工的大股东是我国建造并出口海洋工程辅助船的福建东南造船厂。这种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使福宁船舶重工在海洋工程辅助船建造方面大放异彩。 如今,福宁船舶重工也清一色地承接海洋工程辅助船订单、建造出口海洋工程辅助船,而其建造海洋工程辅助船的名声在福安、宁德等地更是连连叫响。 然而,在建造海洋工程辅助船的过程中,福宁船舶重工也历经了许多“磨难”。在老旧造船企业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其难度可想而知。论生产建造船舶硬件,福宁船舶重工一开始在福安属于“下三流的”,即企业设施不全、场地小、泥土路、活动房,甚至连像样一点的传达室都没有…… 这样的公司能造船!还能造出口船吗?在一片质疑声中,福宁船舶重工造船人紧密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勇敢直面“新公司老厂区”的诸多难题,用志气与汗水让天方夜谭变成现实。他们为创业写出了第一个“三”字,即:一是克服千难万难先接单,然后创造一切条件上;二是先生产,后生活;三是先打造成精品,再迎回头客、扩大市场。这一系列重大举措,让福宁船舶重工翻开了创业的新篇章。 谋发展 为了图强做大,福宁船舶重工在成功建造59米海洋工程辅助船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总结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的新路子与新经验,纠正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错误与困难,寻找更加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新模式。 此时,福宁船舶重工造船人又精彩地写出第二个“三”字,即:一是坚持走总装造船的模式,与漳州一帆重工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委托其建造出口船舶的分段,因此加速船舶总装建造速度,有效地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做到了用有限的资金办更多、更好的事;二是加强技改力度,本着“急用先改”的原则,对老船台、老船坞进行适度改造,可以实现“一台”造两船、船台船坞同造船的目标,有效地挖掘企业潜能,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三是广纳人才,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在技术队伍方面,依靠大股东东南造船厂派员扶持,依靠招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与企业自培相结合,依靠专业劳务工程公司做为企业员工队伍得力的补充力量。有了这“三个依靠”,使该公司船舶建造质量、生产进度、安全施工、售后服务均得到长足进步。 重管理 随着福宁船舶重工在建造出口船方面取得较好业绩,新船订单也逐渐增加,就需要在有限的场地与设施的条件下,进行科学安排与协作分工。福宁船舶重工造船人又浓墨重彩地写出第三个“三”字。 一是在漳州一帆重工每次同时开工三艘新船,形成批量比的生产;二是在船台与船坞同时合拢建造三艘新船;三是在码头分别对三艘新船进行系泊、检测、试航、拉力试验、办理交付等。这种科学安排完全做到了全体人员合理匹配,所有场地资源充分利用,全年生产得到均衡推进,企业整体形象得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实现质的变化。 福宁船舶重工造船人奏响“三部曲”,有效地推动福宁船舶重工转型升级。据方可荣透露,公司董事会已明确下达了2014年的目标,全年要交付9艘出口海洋工程辅助船,为此,目前公司上下正抓紧努力完成今年全年计划任务并积极筹划明年的工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转型路上由“三部曲”带来的改变,让福宁船舶重工前景可期。 谋变图强是硬道理 今年以来,船舶市场持续低迷,新船价格低位徘徊,市场需求结构快速变化暴露出了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如今,大企业面临捂紧口袋过日子,小企业则陷入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困境当前,更当戮力同心、共克时艰。与其“等、靠、要”,不如自谋发展,为精彩而变。当前,经济形势在变,市场环境在变,企业的发展也要抓住机遇主动求变,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在行业形势萎缩的境况下,继续保持高昂的上升态势。塞思·戈丁说:“企业组织并不是站在某个稳定场地中央的孤立的机器。相反,我们为之工作的公司是一种活的有机体,一种和成千上万其他会呼吸、会变化的活的有机体相互作用着的,同样会呼吸、会变化的活的有机体。” 船企自身亦是不断变化的有机体,而福宁船舶重工的转型“三部曲”为船企之变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直面质疑,勇往直前翻开了创业的新篇章;注重合作,延揽人才使公司的发展得到长足进步;科学调度,合理分工让企业的经营效益取得质的飞跃。由此可见,唯有求新求变的进取意识,才能让企业充满无限的活力,给人期待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