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船重工围绕“新三年目标”,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推进法律工作,为公司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夯实法律基础工作。一是不断完善制度。先后印发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管理办法、商标管理办法、合同章管理办法等制度。二是积极推进法律审核工作。三是规范公司对外行为,统一审核并办理授权委托书。四是组织完善、制订示范合同文本5种,涵盖外轮修理、物资采购、工程承包合同等。五是规范合同章管理。六是推进法律管理工作与全面风险、内控相关工作的融合。 抓好“六五”普法。一是在年初对普法任务进行分工,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责任人,抓好工作落实。二是领导班子带头学法用法,各责任单位结合安全生产、质量、保密、消防等宣传月(日)活动,组织专题学习培训,开展相关活动。三是开展综合法律知识有奖竞赛答题活动,全年有2360余人参加答题活动。四是坚持法制工作进车间、进班组,坚持班组工前会“每日一学”制度。五是根据游艇厂涉外项目多的特点,对该厂经营采购人员进行合同法专题培训。 积极应对法律纠纷。在处理以前遗留的合同纠纷案和劳动合同纠纷案中,认真研究分析案情,及时收集证据,精心准备诉讼方案,加强与社会法律资源合作,最终两案均胜诉。坚持“一案一总结”。对发生的案件,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及时提出法律意见建议,探索建立法律风险防控预警机制。签约前,要求对方提供船舶国籍证书、资信情况等,对新客户或资信不高客户,不付款不放船;与船舶管理公司签订合同,特别关注其持有的船东有关船舶修理的授权,或船东与其合同中相应的船舶修理授权内容;加强外包工有关管理,以避免不必要的诉讼纠纷。 有效应对交船难。一是吃透合同和技术规格书。严格按照合同、技术规格书要求,对承担的合同责任细化分解,明确责任,让参与造船项目的每一个人都清楚承担的任务,严格执行。二是抓住按期交船这个关键。三是把船建好,这是船厂最重要的义务。造船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和技术规格书要求履行造船合同。四是把好交船文件审核关。五是保留好证据。造船涉及到的任何往来书面文件必须签收,传真、电子邮件应留好记录、做好备份,由专人保管。重要通知应采取传真加邮件方式寄送。商务文件不但发送给船东常用的传真号,而且一定要发送到造船合同中规定的传真号码。六是做好工作记录、工作笔记,这是自我保护的重要方式。对仲裁员而言,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每一天每一事件的文字证据清楚完整,相当重要。事后补救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让仲裁员(或法官)认为船厂有圆谎嫌疑。(根据北船重工总法律顾问张成军在中船重工总法律顾问培训暨述职会上的述职材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