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船厂资讯 >> 正文
南北船合并传闻再成热议焦点
  http://www.marine114.cn 2015/3/9 11:23:41 来源:中国船舶产品采购网  

    继南北车、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合并事宜相继得到国务院批准之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船工业)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下称中船重工)的合并,也正在成为坊间热议的焦点,近日甚至有传言称,双方的合并事宜或已进入实际启动阶段。 
但该传言并未得到双方证实。 
    中船重工的新闻发言人刘郑国3月4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没有看到相关的新闻,对此事不太清楚”。而中船工业新闻发言人柯王俊的手机则处于“关机状态”,固定电话也无人接听。 
    相对于南北车而言,中船重工与中船工业可以称作是造船行业的“南北船”。尽管本次合并启动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确认,但长期以来两个地域化的船舶集团进行合并的呼声却是早已有之。 
合并或仍停留在建言阶段 
    事实上,两船系出同门,后来才按地域南北分道扬镳。 
1999年7月,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将旗下企事业单位进行拆分,组成两家特大型国企。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包扩武汉在内的造船工业都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长江以南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船工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两船都已成为资产过千亿,拥有大批子公司、科研院所的大型集团。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坊间有传言称“中船重工和中船工业两造船集团的合并也已进入实际启动阶段”。 
    3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向中船重工和中船工业求证。但中船重工新闻发言人刘郑国明确表示,“没有看到相关的新闻,对此事不太清楚”,而中船工业新闻发言人柯王俊的手机则处于“关机状态”。 
    中船重工旗下上市公司之一风帆股份的证券事务代表吕少杰也表示,“目前没有收到任何相关信息。” 
    另外一家中国船舶参股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亦回应称尚不清楚内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追查传闻来源发现,最初公开的信息或来自于今年1月20日的《中国船舶报》的一条消息。 
    该消息称,1月19日,船舶工业的老领导与中船工业集团现任领导座谈,其中有老领导就直接建议:“将船舶工业两大集团进行合并”,他们认为,“船舶工业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将两大集团分割开来,导致两大集团多年来均存在发展的短板,会致使中国船舶工业的产品建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对此,中船工业一名资深人士表示,目前尚没有合并的具体消息,但是从去年以来,业内的确就已经有合并的传闻。 
    南北船合并预期强烈 
    一位造船业内人士表示,前述老领导建言的“两大集团分割开来,导致两大集团多年来均存在发展的短板”并非无稽之谈,这些短板会致使中国船舶工业的产品建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据其分析,中国三大造船基地分别为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其中后两者属于中船工业,环渤海湾属于中船重工。 
    1999年南北船分家,属于按地域原则进行的划分。但是,地域、经济区位、各自经营与科研发展使得南北船在发展自己造船业务的同时,各自拥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 
    以上市公司为例,目前两船各拥有3家上市公司:中船重工旗下包括中国重工、风帆股份、乐普医疗;中船工业旗下拥有中国船舶、广船国际、*ST钢构。 
从经营业绩来看中船重工的三家关联上市公司近四年都保持盈利,而且业绩相对稳定,尽管由于造船行业的不景气,造船龙头中国重工的业绩有一定幅度下滑,但在最差的年度,也能达到超过20亿元以上的净利润。 
    而中船工业旗下三家公司受行业景气度的影响则极为明显,均从2012年起净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其中*ST钢构连续三年亏损;中国船舶2012亏损9312万,2013盈利3953.51万,2014年前三季度盈利1.38亿,只能说略有回升,但与2011年22.52亿元的净利润仍有天壤之别。广船国际在经历2012年的低迷,2013年的巨亏后,在2014年前三季度也有所回升,获得了1.51亿元的净利润。 
    上述业绩的差别,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南北船各自的特点。 
    据前述中船工业内部人士介绍,其实从造船业务上说,目前行业仍属低迷,中船工业下属几家公司尽管在2014年有所盈利,但均系外部因素主导:今年起广船国际的军品订单开始大幅增长;中国船舶则是因承接了中远集团的大量订单,而国家对中远集团的每艘新船都给予5000万到1亿元的补贴,中国船舶能获得相应补贴的一部分。 
    相比南方船企的低迷,中船重工旗下造船龙头中国重工却仍然能在造船业务上获得暴利,业内人士表示,“原因很简单,中船重工方面的接单能力很强,一直都能获得大批军品的订单,而且,航母也是由他们为主建造的。” 
    业内对两船的合并早就有着一定的预期。 
    “其实,中船工业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科研实力和多元化的产品设计能力。如果与中船重工的接单能力相结合,能够互补双方的短板,发挥各自的长处。”一位业内人士称,“尽管现在造船行业低迷,但是合并之后,大力开发出钻井船等多用途海洋工程业务,是完全可以抵御行业周期的压力的。” 
    但合并的难度也十分明显,该业内人士并不讳言:“南北船的子公司体系都很庞大,涉及的业务与利益划分都很复杂。” 
    虽然两者整合有着一致预期,但是资本市场的态度却并不像此前面对类似题材那般积极,有券商分析师就表示,“两大集团合并,相关个股多达6只,双方以什么样方式合并决定着相关股的涨幅,哪些涨哪些不涨还不好说。”

最新供应信息 最新求购信息
[供应] 100KN船用电动绞车交付船厂.. [6-30]
[供应] 金顺锚机50KN液压绞车交付船.. [6-30]
[供应] 15KN防爆电动锚机 [6-23]
[供应] 5KN船用手动绞盘开发成功!.. [6-23]
[供应] 船用空气瓶、氮气罐、压力水.. [6-20]
[供应] 船用红色闪光信号 [6-3]
[采购] 热水循环泵(船用) [2-24]
[采购] 需要大批量船用电缆 [1-25]
[采购] 10000到17000吨集装船.. [1-25]
[采购] 求购船用固定式伸臂起重机 [12-21]
跟帖区
我来说两句
 站内搜索
 每日推荐
 产品推荐
6台15KN防爆电动锚机..
5KN船用手动绞盘
5KN船用手动绞盘
E-100船载卫星天线..
 企业动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中国船舶产品采购网热线电话:18811529085 欢迎批评指正
中国船舶产品采购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22 www.marine114.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to:support@marine114.com  综合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市场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代理加盟: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船舶行业QQ群: 78238772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京ICP备20210035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