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航运业持续低迷八年 仍无复苏迹象
  http://www.marine114.cn 2016/11/17 14:05:41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运力过剩,导致航运业低迷已有数年。在日前上海召开的2016年海运年会上,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指出航运业的残酷现实:目前全球干散货运力过剩率达30%以上,集装箱运力过剩达25%,油轮运力过剩达20%。今年初BDI和CCFI双双跌至历史新低,BDI只有290点,CCFI也只有632点。 

    遭遇八年低迷期

    记者梳理发现,自2008年开始,我国航运业就已进入低迷期,至今已长达八年的时间。有航运人士曾表示,这只是周期波动,但八年后的今天仍无复苏的迹象。 
    Clarkson Platou全球首席干散货分析师亨利特·范·尼凯尔克表示,2015年至现在的BDI指数表现比1985年以来更低,体现了这个市场无比糟糕的状况,运力过剩严重,以致于今年有42%的造船订单被取消。干散货市场估计到2018年仅有0.25%的增长。 
    此外,11月2日,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集装箱需求量有所反弹,但截至2015年底,全球集装箱运输行业增长情况不甚乐观,平均增幅仅为1.9%。为了扩大规模并降低单位成本,承运商仍在投资购买全新的大型船只。这一趋势加剧了行业产能过剩的窘境,令已然受此影响的市场局势进一步受挫,运费也随之降至历史新低。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集装箱需求增长已落后于GDP,这在航运历史上尚属首次。 
    中研普华研究员王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航运业低迷从产业链上来看,主要是由于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波动频繁,加之中国航运业内部竞争十分激烈引起的。进入2016年以来,大宗散货下游需求出现进一步下滑,同样的海运需求增长也将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另外,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也是航运业低迷的原因。以2008年为例,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航运业都处于黄金时代,新兴市场的崛起带动了整个航运业的发展,航运企业利润大幅增加,由于船只的紧缺,航运业完全是卖方市场。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受到冲击,航运业的矛盾也立刻凸显出来。 
    有数据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海运的运力供给增长率为13.4%,而需求增加率却只有3.7%,而2009年运力增长供给侧率为12.4%,而需求增长率只有1.2%。供需严重失衡,运力过剩明显。 
    此外,随着近年来国际市场运量的乏力,航运公司之间为了抢占市场开展了激烈的价格战,这导致运价的大幅下跌,无疑之中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加之很多航运企业都属于传统型企业,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落后,经营效率较低;航运企业对于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避规风险意识薄弱。 
    
    复苏道长路远
 
    中国航运业的兴衰不仅关乎到企业的利益,对于我国国际贸易、对外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当前航运业的发展现状,王骏认为,首先需要政府出台政策扶持,营造一个积极的市场氛围。如适当减免一些税收,从宏观层面控制企业经营成本,例如燃油费、人工费用等。 
    其次,是解决运力过剩的问题。一方面是平衡供需关系,使航运市场维持一个平衡状态;另一方面,是淘汰或拆除一些老的船舶,从运力上做出减少,使航运业尽快摆托运力过剩的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王骏告诉记者,实现航运业的回暖,当前还需要把握住市场波动中细分市场的小周期,尤其是在海运市场整体萧条的情况下,无论是应对目前的低谷,还是面对未来的机遇,都应抓住服务的本质。随着世界经贸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航运业的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提升的总趋势不会改变。提供个性化不可取代的服务,而不是刻意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这才是长期从事这个行业,应对市场波动的关键。从企业经营层面,通过合理选择造、买船时机,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降低船舶经营成本。船队中投入即期和长协运营的船舶保持适当的比例,既控制风险,同时也为争取短期超额利润留出空间。 
    此外,交通部副部长何建中建议海运企业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加强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协调和战略合作,加快向全球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转变。积极推进港航深度融合、物流链有机整合、陆海统筹与多式联运,以及与上下游产业链的紧密合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向全球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转变。“推进海运产业链的延伸和融合,既是未来一段时间海运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深入谋划经济新常态下的海运发展新动能。”何建中道。 
    何建中表示交通部将扩大海运开放发展,进一步提升全球海运资源共享水平和配置能力,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并支持海运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国际化产业布局和服务网络,培育国际港航运营商。 
    许立荣则表示,从班轮联盟的共享船舶、共享集装箱、共享舱位,到油轮、干散货船市场的联营体,这些都与共享经济的理念不谋而合。未来共享经济的经营模式将在航运领域更为广泛深入地应用,航运与相关企业将告别在市场低谷时才抱团取暖的短期行为,共享优势、高质、关联的业务与服务,这些都将有助于重建航运产业的“动态平衡”。 
    当前,航运业需要对产业链整合,实现货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顺畅流转。同时,通过航运与贸易、制造、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横向整合,将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新的市场机遇。 
    王骏告诉记者,在整个航运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对航运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要航运企业能够认清自身的问题,积极地调整战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相信在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航运企业定会打破亏损迷局,破冰远扬,迎来春天。

最新供应信息 最新求购信息
[供应] 100KN船用电动绞车交付船厂.. [6-30]
[供应] 金顺锚机50KN液压绞车交付船.. [6-30]
[供应] 15KN防爆电动锚机 [6-23]
[供应] 5KN船用手动绞盘开发成功!.. [6-23]
[供应] 船用空气瓶、氮气罐、压力水.. [6-20]
[供应] 船用红色闪光信号 [6-3]
[采购] 热水循环泵(船用) [2-24]
[采购] 需要大批量船用电缆 [1-25]
[采购] 10000到17000吨集装船.. [1-25]
[采购] 求购船用固定式伸臂起重机 [12-21]
跟帖区
我来说两句
 站内搜索
 每日推荐
 产品推荐
6台15KN防爆电动锚机..
5KN船用手动绞盘
5KN船用手动绞盘
E-100船载卫星天线..
 企业动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中国船舶产品采购网热线电话:18811529085 欢迎批评指正
中国船舶产品采购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22 www.marine114.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to:support@marine114.com  综合服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市场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代理加盟: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船舶行业QQ群: 78238772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京ICP备2021003514号-1